从厌恶学校到整个家庭的共同成长
日期:2018-08-01 作者:唐  淼 阅读量:349691
姓名:明明 性别:男 年龄:14岁 学历:初中在读 职业:学生

情况介绍


儿子14岁,在学校遇到了学业和人际上的挫折,反感学校,已经休学2个月,在家里看书。近2月关于作息、学习等事情会和父母有冲突,但父母怕刺激孩子,有忍让,以前家里有冲突的时候,全家人一起对吼。妈妈是单位领导,对儿子要求严格,小学时,会给儿子布置额外的作业。

 

来访者状态


妈妈比较焦虑着急,诉说时间长。父亲心里有想法,主要表达的少,几乎不插话,但当咨询师询问时,会回答,而且话也很长。孩子较不配合,经常说“不记得了”“我不知道”。

 

主要问题


1.     家庭成员的边界不清晰,妈妈和孩子较缠结在一起

2.    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内化了父母的高期望,对自己要求很严格

3.     孩子心智化程度较低,在学校遇到了挫折,不知道如何应对,也缺少家人的引导和支持

 

 

评估


妈妈在职场上非常成功,受人尊敬,业务水平高,责任感强,但是领导的职业角色带入家庭中,对自我和孩子的要求高,控制欲强。

父亲在家中默默地作为背景,在行动上有时较简单粗暴,有想法但是表达少,也有可能是缺乏表达的机会。

孩子不愿意去上学,已经达到了影响社会功能的程度。孩子在心理上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阶段,在此阶段,影响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方面是和同学、老师的关系,以及自己的学习成绩,而在这两方面,孩子这一学年以来都受挫,且长期以来妈妈的高要求,父母平时的指责,也让孩子痛苦,压力很大。孩子的厌学,在学校的际遇是直接原因,在家庭里得不到共情理解是重要原因,家庭关系的边界不清晰是根本原因。

 

家庭的优势


母亲文化水平较高,理解能力强,在咨询中能够进行一些自我觉察和反思。

父亲执行力较强,且较配合咨询。

孩子虽然对于咨询较不配合,但并不反感父母来参加咨询,且后期孩子也对咨询持肯定态度,开始积极参与。

 

咨询方案


具体目标:孩子能够改善厌学的情绪,

最终目标:整个家庭的边界清晰而有弹性,家庭的功能改善,伴随的是每个个体提升心智化能力

 

12次咨询后效果


12次咨询中,父母逐渐有了更多的觉察,家庭的结构有所变化,孩子的厌学情绪减少。

在新学期开学的时候,孩子回到了学校,且几个月以来学业和人际均适应较好,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管理作业的能力提高。咨询师观察到,家庭的边界在变得清晰,母亲对孩子的控制减少。父母的心智化水平提高,表现在父母对孩子的指责减少,对吼的情况越来越少,和以前相比,现在父母可以涵容孩子的情绪,当孩子在学校中遇到挫折或者冲突,回到家后跟母亲说时,母亲能给予一定的共情理解,然后温和地提出一些建议,孩子比较容易接受。

咨询师的循环提问,让父母二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,并被倾听。尤其是父亲平时主动表达少,在咨询中有足够的机会在可以充分表达。母亲听到了父亲的教育理念,开始反思自己原来的教育风格确实是过于严苛了,是对于员工的标准,而在培养孩子时,应当符合其每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吸收能力。

母亲说在咨询中感触很深的是,发现了父亲原来默默为家庭做了很多,很多细节让她非常感动,以前自己没有意识到丈夫对自己付出这么多,父亲表示被妻子理解让他感到欣慰,夫妻有重新恋爱的感觉。

家庭表示已经达成了最初的咨询目标,愿意在咨询师的帮助下进行巩固,让家庭更好地运作。


电话:010-64927439

网址:www.xinrunjiamei.com

公众号:心润家美心理咨询

公司:心润家美(北京)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

位置:北京市石景山区万达广场F座1508

公众号

小程序

客服

客服

Betway必威网页版官方地址

京ICP备19018093号-1
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843号